【橙新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於6月12日正式確認香港為全球首批以全面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則》(ISSB準則)為目標的司法管轄區。此舉標誌著香港在推動資本市場可持續信息披露透明化、促進全球資金融通方面取得關鍵進展,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的領導地位。
一、政策與監管層面的戰略部署
- 政府主導的頂層設計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指出,此次國際認可反映香港在銜接國際標準上的決心,並強調將通過《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分階段實施ISSB準則,目標於2028年前要求大型公眾責任實體(如上市公司及金融機構)全面採用。特區政府已明確將發展「可持續披露生態圈」列為核心政策,涵蓋準則制定、鑒證框架、數據科技及人才培訓等多維度支持體系。 - 跨機構協同推進
財庫局將聯同香港會計師公會、金融監管機構(如金管局、證監會)及市場持份者,推動《香港準則》(HKFRS SDS)的落地實施。該準則與ISSB準則完全接軌,將於2025年8月1日生效,初期以自願採用為主,後逐步過渡至強制披露。
二、專業機構的關鍵角色
- 香港會計師公會的技術銜接
作為本地準則制定者,香港會計師公會已發布《香港財務報告準則S1/S2》(HKFRS S1/S2),全面對標ISSB準則要求,並通過能力建設(如培訓、公眾簡介會)協助企業適應新規。公會會長歐振興表示,此舉將提升大灣區企業的可持續信息披露能力,強化區域金融協同。 - 國際合作與認證
公會近期密集訪問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北京辦公室及內地監管機構,就準則實施、教育材料編制等議題深化合作,獲ISSB副主席華敬東高度評價香港在「高質量信息披露」方面的示範作用。
三、市場影響與長遠價值
- 提升資本市場透明度
ISSB準則聚焦氣候與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披露,有助投資者更準確評估企業長期價值與風險。香港率先接軌國際,將增強對ESG資金的吸引力,2024年香港綠色債券發行量已突破500億美元,預計新規實施後將進一步擴容。 - 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此項認可與香港近期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亞洲榜首排名(全球第三)形成呼應,特區政府正通過可持續金融與科技創新(如綠色金融科技資助計劃)雙輪驅動,強化「超級聯繫人」角色。
展望:隨著《香港準則》生效,香港將成為亞洲首個全面整合ISSB要求的市場,為全球可持續金融發展提供「香港方案」。下一步重點包括完善鑒證準則(預計2025年底發布)及推動跨境互認(尤其與內地及東盟市場)。